2024年3月17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金沙集团186cc主编的国家标准《混凝土毛细吸水速率测试方法》(以下简称《国家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哈尔滨顺利召开。来自行业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产标处、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编单位金沙集团186cc以及参编单位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编制组成立会议由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王祖琦主持。金沙集团186cc院长王玉银教授代表主编单位致欢迎辞,对参加会议的领导及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国家标准主编周春圣教授致辞,介绍了该国家标准制定计划的申报和审批过程。住建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产标处尹玮奇讲话指出,主编单位应组织各方精干力量,规范工作程序,加强组织协调并力求规范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严格按照质量和进度要求,完成国家标准制定任务和技术审查工作,确保国家标准的技术水平。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王祖琦宣读了《国家标准》编制组成员名单,宣布编制组成立,并宣贯国家标准编写规定与编制工作注意事项。
图1 金沙集团186cc王玉银院长致辞
图2 住建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产标处尹玮奇讲话
第一次工作会议由国家标准主编周春圣教授主持。周春圣教授介绍了《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大纲,对毛细吸水速率的测试方法、标准编制背景与意义、研究脉络及进展、前期工作基础、标准编制工作任务与进度安排、预期作用与效益进行了介绍和说明。编制组成员对《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大纲、标准编制原则等重要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并确定了国家标准条文编制和补充测试验证任务分工和整体进度安排。
图3 金沙集团186cc周春圣教授介绍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大纲
图4 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王祖琦致辞
作为对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起着绝对支撑作用的最大宗建材,水泥混凝土的生产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能源,同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CO2,占比达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2%(2020年数据),水泥混凝土产业和土木工程行业面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保障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刻不容缓。混凝土耐久性本质上取决于材料与服役环境间的介质交换,其中尤以水分的传输迁移更为基础且关键。主编单位历时13年,对水泥基材料多尺度孔隙结构、水分传输机制、毛细吸水过程及其速率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适用于水泥基材料的低场磁共振原状无损测孔技术,率先发现水泥基材料具有纳米孔结构随含水率动态变化的水敏性,系统解决了导致水泥基材料与水相关性能异常、困扰国际学术界最长达90余年的多个关键科学难题,相关科研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工大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和原创前沿探索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的支持,相关成果在水泥混凝土领域顶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图5国家标准行业主管部门、主编单位领导和编制组集体合影